北部湾经济圈
1965年6月,今北海、钦州、防城港由广东划归广西,由新设的钦州专员公署管辖,1983年10月北海市恢复地级市建制,1985年3月设立地级编制的防城港区,1993年5月防城港市(地级)成立,1994年6月钦州地区撤地设市,设立地级钦州市。钦北防陆域面积2.04万平方公里,海岸线1629公里,空间相连,联系紧密,且曾为一个地区时间久远,具备一体化发展的独特优势。
有人会认为,既然有历史渊源,倒不如直接合并成一个市更为简单,何必多此一举呢?但是,中国早已经过了行政区划密集调整期,现在以稳定为基础逐步完善,不会轻易大规模调整行政区划,何况钦北防三市合并的话,就是一下子涉及到三个地级市的调整,那更应该慎之又慎。因此,在目前行政区域调整难以实施的情况下,积极推进北海、钦州、防城港一体化,显然是广西一个务实的策略,有利于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枢纽,有利于建成我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,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,对加快构建“南向、北联、东融、西合”开放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基础
经过30余年的努力,北海、钦州、防城港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,经济实力显著增强。从2006年到2019年,钦北防地区GDP总值从538亿元增加到3358.33亿元,占全区的比重由11.3%提升到15.8%;人均GDP由9612元增加到56684元;交通网络初步形成,基础设施逐步完善。北部湾港集疏运体系加速构建,吞吐能力快速提升;产业体系逐步完善,石化、冶金、食品、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,电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,物流、商贸、金融、旅游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取得新突破;改革创新成效明显,交通、金融、社会保障、教育等领域同城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。推进钦州保税港区、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、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等园区体制机制创新,有效激发了园区发展活力。建成西部地区首个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。
问题
北海、钦州、防城港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,但是这样的成绩难以让人满意,毕竟广西可谓倾尽全力、煞费苦心,我们清楚看到钦北防地区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:
防城港白浪滩
1、综合实力依然偏弱,钦北防2019年GDP为3358.33亿元,虽然略高于工业城市柳州,但总量仍然偏小且结构不优,人均地区GDP虽然在广西排名靠前,但与发达地区比差距仍然很大,而且创新能力不强,新旧动能转换亟需进一步加速。城市化水平整体不高,城乡融合发展不足,公共服务水平偏低,一体化建设发展缺乏体制机制支撑。
2、产业协同发展不足,钦北防引进了不少产业,但同质化问题突出,竞争日趋激烈,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业发展方向趋同,定位模糊,导致市与市之间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,千万资源配置效率低下,削弱综合竞争力,严重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。
钦北防一体化空间布局规划
3、交通设施联通不畅,交通体系不够完善,区域之间交通存在不少断点,港口集疏运体系不完善,多式联运发展不足,区域一体化运输服务质量不高,智能化短板较为明显,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不强。比如龙门跨海大桥、大风江跨海大桥等关键节点,尽管规划多年,但仍未实施建设。
4、开放带动作用不强,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,面向全球开放的路径有待拓展,对西南、中南开放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,以开放带动开发的成效不够显著。经济外向度不高,融入全球供应链、参与国际资源配置的程度不高。开放平台功能未能充分利用,缺乏共建共享有效机制,部分平台建设推进缓慢。
钦北防一体化产业布局规划
5、资源要素支撑不够,发展必需的资源要素总体不足,资本、技术、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有待完善,公共资源配置亟需优化。另外,生态环保面临较大压力,区域承载空间日趋收紧,特别是对石油化工、冶金及有色金属、林浆纸等产业。
机遇
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深入推进,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,国际产业和我国东部产业加速转移,为钦北防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。国家加快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、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、设立中国(广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、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,为北钦防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。
挑战
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,经贸摩擦升级,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。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亟待深入,周边区域发展明显提速。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,发展不平衡挑战明显,对钦北防一体化发展和提升整体竞争力提出了更高更为迫切的要求。